北方冬季来临
身体虚弱的人更易染病
因此
冬季保健显得?#20219;?#37325;要
防范工作一定要做好
小编告诉你三个原则
冬季高发的那些疾病,我们尤其要当心!
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,一是因为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,体内儿茶?#24433;防?#29289;质?#32622;?#22686;加,导致血糖升高,血小板聚集,更易形成血栓;二是由于为了驱寒,人们会吃较多的油腻、滋补的食品,进食过多,运动又少,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,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
因此,我们不仅要注意保暖,还要管住嘴,吃“对”才是真的补。
进入冬季后,空气较为干燥、寒冷,冷空气会刺激呼吸系统黏膜,引起损伤并降低其防御功能,若此时病菌侵入或潜在的病菌繁殖,都极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;而且温差较大,流?#23567;?#24863;冒等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高发,这又会诱发和加重慢阻肺、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。
冬天早晚温差大,冷空气易刺激胃肠,引起毛细血管收缩,影响胃酸?#32622;?#21644;胃部血液循环,导致胃?#20303;?#32963;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多发;再者,大吃大喝、摄入过多热量或酒精,易引起胃肠黏膜损伤,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,甚至消化道出血。
冬季穿衣较多,行动不便;加上户外活动减少,紫外线照射不足,蔬果吃得少,维生素D摄入不足,引起钙吸收不良,很容易造成骨折;气温低,人的血管收缩,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,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,骨折的几率也增加。
不仅要防疾病
养生也有注意事项
避寒邪
冬季的很多高发疾病都是由于气温低造成的
因此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
头,是整个?#25628;?#27668;最旺盛的地方;而颈部充满血管,有很多重要穴位。头颈部是人体散热、消耗能量最大的地方,也最先受到寒邪侵袭。
护好头颈部对预防感冒、心脑血管疾病、颈椎病等?#21152;?#19968;定帮助。
提醒:出门可带上帽子、围巾;洗完头后要立即吹干。
腰是肾之府,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,腰背相连,保暖极其重要。
女性腰部受寒直接关系到卵巢和子宫的机能;?#20808;?#33509;长期腰背部不注意保暖,使腰背部血管收缩、血流减慢,易引起腰?#23548;?#30424;突出、腰肌劳损等疾病。
建议:平常可以穿个保暖背心;休息时,可双手搓腰至发热。
双脚距离?#33041;?#26368;远,血液供应不足,最怕冷;而脚是人体的“第二?#33041;唷保?#22240;此保暖措施必不可少。
建议:除了白天穿保暖的鞋袜;晚上可以用?#20154;?#27873;脚。
泡脚要注意三点:
①水温最好在43℃左右,水淹没踝关节处为宜。
②?#30475;?#28024;泡时长不超过30分钟,不时添?#23588;人?#20445;持水温,泡后皮肤呈微红为好。
③泡完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-3分钟。泡完脚后建议半小时内就寝,保证其效果。
?#36710;?#24403;
寒冷的冬季,应该吃些性温、御寒并补益的食物。
如温胃御寒的羊肉、壮体补肾的鸽肉、低脂高蛋白的鱼肉等。但要注意控制摄入量,以免造成高血脂?#20219;?#39064;。
寒冷的气候使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,脂肪代谢加快,而肌酸及脂酸、磷脂都需要甲基,蛋氨酸可通过转移作用,提供一系列适应耐寒所必需的甲基。
因此,在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,如芝麻、葵花籽、乳制品、酵母、叶类蔬菜等。
冬季气候干燥,蔬果摄入较少,很容易造成维生素缺乏,导致上火、口角炎等。
因此,每天要保证300~500g新鲜蔬果摄入,深色蔬菜应占1/2。
冬天虽然出汗少,但空气湿度小,及时补充水分能保证器官正常的新陈代谢,帮助预防感冒。
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~3000毫升。
动适宜
适宜自身的运动能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、增强体质,减少摔倒骨折风险;还能调节体内激素水平,增强免疫力。
但冬天运动时要注意
因天气寒冷,不要过早起床晨练,最好等到九点之后再进行户外运动。若是遇到大风、雾霾天气,最好还是做些室内运动。
天寒,人体为避免过度散热失能,会自然收缩周边血管保暖,人体肌肉血流就会降慢,因此,运动前的热身非常必要。
运动时为了?#20048;?#21463;凉不能穿得过于单薄;运动出汗后,不要着急脱衣服,应迅速擦干身体,更换衣服,避免感冒。
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
我们将及时处理